新抗原為基礎的癌症免疫治療方法
多體學(multi-omics)為基因體學、轉錄體學,蛋白體學等,利用分析出不同分子層次的多體學數據,可以進行個人化精準癌症治療方法的開發。
此技術有別於目前普遍的免疫抗體藥物,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等藥物,其針對癌細胞抑制免疫細胞的機制進行治療,然而,相關成效有限。其無法有效打擊癌細胞,且可能由於免疫系統抑制機制被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關掉,因此免疫系統會進而攻擊正常細胞,在癌症病患身上引發自體免疫效應,造成不可逆的嚴重不良反應甚至死亡。
本公司已成功獲得中央研究院主導的「臺灣癌症登月計劃」、「多體學分析模組」技術全球授權,並基礎於多體學分析技術研發新抗原預測技術。
目前我們團隊已可利用多體學技術,成功利用新抗原信息預測早期癌症病人癌症復發時間,也已成功執行了傳統樹突細胞疫苗的1期臨床試驗(phase 1 trial),現在我們結合二代測序以及預測模組得到個別腫瘤的新抗原,研發成個人化的樹突細胞疫苗(dendritic cell vaccine)。此為目前最新的癌症免疫治療技術,能藉由安裝如導航般的新抗原技術,讓殺手T細胞如導彈一樣,能精準且專一的打擊癌細胞。

多體學應用層面之廣泛以肺癌層面運用分析
肺癌為死亡率第一名的癌症,目前標準治療除了手術、標靶治療、化療及放射治療之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簡稱(ICIs)亦納入標準治療之列。ICIs儘管在部分病人看到卓越的治療成果,整體的反應率約在20%左右,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腫瘤微環境有很強的免疫抑制性。因此結合其他免疫療法來增強ICIs的效果是現在眾多研究努力的方向。
技術分析:
新抗原(neoantigen)為癌細胞基因突變產生的突變蛋白,進而經過蛋白酶切割成短片段突變胜肽(peptide),再經由人類組織配對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呈現在癌細胞表面,因為有別於正常細胞的抗原,所以稱之為(新抗原)。
樹突細胞癌症疫苗目的在利用樹突細胞抗原呈現以及免疫調節的特性,試圖扭轉腫瘤微環境的免疫抑制特性。當樹突細胞被腫瘤新抗原(neoantigen)刺激之後(合成新抗原疫苗),便能增加對於新抗原的辨識,進而活化殺手T細胞,提升對腫瘤的毒殺效應。
利用二代測序法(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我們可以偵測癌細胞與正常細胞有差異的基因突變,利用此基因突變信息,利用全面性新抗原預測模組(comprehensiveneoantigen calculation model),可以預測每一病人癌細胞的新抗原胜肽序列,並將其應用於癌症免疫治療。
免疫療法預測三大趨勢目標

免疫新抗原樹突細胞疫苗
Neoantigen dendritic cell

細胞癌化早期偵測
Early detection of tumorigenesis


細胞癌化早期偵測
Early detection of tumorigenesis
多體學數據分析模組
除肺癌以外,還可運用在不同的癌症分析上。

應用商模
本公司之多體學應用層面之廣,並藉由「發展新世代台灣癌症之精準醫療路徑圖」之「台灣癌症登月計劃」所研發新穎多體學數據分析方法,能快速且準確的針對高速測序數據進行品質管控、基因組比對、變異偵測以及基因表達量估計等,能應用於DNA或是RNA數據分析,將有助未來醫療科技暨精準醫療,作為業界先驅。
